跨境理財通為金融業擴闊市場

【大公報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於《鳳凰網》財經峰會錄影演講上提到,港府正密鑼緊鼓地跟進「跨境理財通」的準備工作,以加快落實這項業界期待已久的計劃,為金融業界開拓更廣闊的市場,也為大灣區居民提供更多理財產品的選擇。她續稱,強化香港作為資金進出內地重要橋樑的角色,並期望盡快落實「債券通」南向交易,以進一步促進兩地債券市場的發展。
林鄭月娥認為,香港在國家金融發展中可以發揮五方面的關鍵作用。第一,香港可以助力人民幣國際化。她指,香港會繼續與業界和內地當局探討擴大跨境人民幣資金雙向流通的渠道,並不斷優化和拓寬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把握大灣區建設帶來的機遇和先行先試的優勢。
第二,香港可以為內地企業提供可靠、多元化的融資服務。林鄭月娥表示,為強化香港作為國際資產管理中心的功能,港府致力引進新的基金結構,包括開放式基金型公司及為私募基金設立的有限合夥基金制度,後者成立短短八個月以來,已經有超過200個基金註冊。港府並為在香港營運的私募基金分發的附帶權益提供稅務寬免,建立制度吸引已經在外地成立的基金遷冊至香港,資助未來三年在香港設立開放式基金型的公司。
第三,香港可為內地在外資金提供停泊和管理服務,發揮資金安全港的角色。她透露,港府正密鑼緊鼓地跟進「跨境理財通」的準備工作,以加快落實這項業界期待已久的計劃。
第四,香港可以發揮風險管理中心的功能,指正在推動香港保險業盡快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設立售後服務中心,並爭取早日對經港珠澳大橋進入廣東的香港車輛的保險實施「等效先認」政策,以促進保險市場的互聯互通。
第五是香港將致力爭取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林鄭月娥強調,港府將不遺餘力,鞏固香港金融生態系統,提升香港成為區內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支持內地綠色企業和項目,推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的發展,配合國家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